一、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随着5G用户规模突破8亿大关,中国联通基于”共建共享”战略,2024年启动全国性基站扩容计划。该工程聚焦城市高密度场景与农村覆盖盲区,通过双载波扩容、毫米波应用等技术,将5G基站密度提升30%,实现重点区域网络容量倍增。在陕西交通干线改造案例中,地铁站台峰值速率提升至334Mbps,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8%以上,印证了扩容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
二、核心技术实施路径
中国联通采用分层技术架构实现网络升级:
- 载波聚合技术:将2.1GHz+3.5GHz频段聚合,单基站吞吐量提升40%
- 智能中继部署:在覆盖盲区设置纳米级中继节点,延伸信号半径500米
- 动态频谱共享:通过AI算法实现4G/5G频谱资源智能调度,资源利用率提高35%
如图1所示,新型基站架构采用16×16 MIMO天线阵列,每个辐射元件配备独立射频模块,有效抑制毫米波信号衰减。
指标 | 传统基站 | 升级基站 |
---|---|---|
覆盖半径 | 500m | 800m |
并发连接数 | 2000 | 5000 |
能效比 | 1.2W/Mbps | 0.8W/Mbps |
三、重点区域覆盖实践
在典型场景中实施差异化改造方案:
- 城市地铁:对西安10个枢纽站实施双载波扩容,单站日均承载能力从5万增至12万用户
- 农村区域:随州完成838个基站升级,5G行政村覆盖率提升至93.7%,时延降低至20ms
- 交通枢纽:渭南高铁站部署室分系统,候车区下载速率达650Mbps,超旧网速3倍
四、用户感知提升效果
网络优化带来显著体验改善:
- 视频卡顿率下降62%,高清直播业务增长120%
- 5G分流比提升至45%,核心城区速率波动率<5%
- 农村用户ARPU值增长18%,数字化服务渗透率提高25%
五、未来发展规划
2025年将聚焦三大方向:①推进3.5GHz+毫米波双频组网,实现城区容量倍增;②部署智能反射面技术,增强复杂环境穿透能力;③建设AI运维平台,实现基站能耗动态优化。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5G人口覆盖率将突破98%,为数字经济发展构筑高质量连接底座。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0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