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调整与资源优化
中国联通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下调至550亿元,较2024年减少约10%。这一调整并非单纯缩减开支,而是将资源向算力、人工智能等高增长领域倾斜。其中,算力投资逆势增长28%,预计达180亿元,较2023年实现翻倍增长。这种结构性调整表明,公司正从传统基建驱动转向以算力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基建。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 |
---|---|---|---|
固定资产投资 | 613.7 | 613.7 | 550 |
算力投资 | 90 | 140 | 180 |
5G网络优化升级策略
在5G布局方面,中国联通采取「存量优化+增量创新」双轨策略:
- 通过5G用户渗透率超80%的存量转化,提升ARPU值
- 加速5G-A技术研发,推进RedCap等降本增效技术商用
- 构建5G智慧大脑,支撑超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
这种策略使5G基站密度保持适度增长,2025年目标覆盖重点城市核心区域,同时降低单基站运维成本约15%。
算力与AI融合的战略协同
算力投资的增长直接服务于AI战略落地,形成「算力+算法+数据」的三角支撑:
- 算力集群:建设覆盖全国的智算中心,支持千卡级大模型训练
- 数据赋能:打造行业级数据集,提升5G网络智能化运维能力
- 安全体系:构建AI安全防护网,保障5G网络可靠性
这种融合推动5G网络向「智联」升级,预计2025年AI驱动的网络优化将降低能耗20%以上。
市场竞争与技术挑战
投资结构调整带来双重影响:
- 机遇:算力网络与5G融合形成差异化优势,支撑工业互联网等B端市场拓展
- 挑战:5G-A技术研发投入低于竞争对手,毫米波等前沿技术布局滞后
当前基站密度仅为移动的57%,需通过边缘计算等技术弥补覆盖短板。研发投入增速9.1%虽高于行业均值,但在6G预研等长期投入上仍需加强。
中国联通的投资战略调整,本质上是将5G从独立基建转变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载体。通过算力投资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5G网络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这种转变既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也面临核心技术攻坚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考验。未来五年,能否在算网融合赛道建立技术壁垒,将成为决定其5G布局成败的关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1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