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招标项目为何近期频现高额标段?

中国联通近年招标项目频现高额标段,主要源于新基建投资扩大、供应商格局重构、价格竞争加剧及监管机制不完善。光缆集采创46亿元规模纪录,中小供应商通过低价策略上位,跨集团竞标与流标现象并存,折射行业转型期特征。

市场规模扩大驱动招标金额攀升

中国联通2024年光缆集采规模达6578.59万芯公里,创近年新高,预算金额超40亿元。此次集团级采购涵盖普通光缆、干线光缆等全品类,较2022年移动同类采购规模增长50%。新基建政策推动下,运营商正加速5G网络与数据中心建设,仅山西联通2024年室内覆盖系统施工项目就达1.27亿元。

中国联通招标项目为何近期频现高额标段?

价格博弈引发投标策略调整

2024年光缆集采出现17亿元报价差,前三中标商均为中小供应商。低价策略成核心竞争手段,南京华脉以29.01亿元最低价获头标,较最高报价低37%。上海联通2.12亿元施工项目中,电信系企业通过多标段低价竞标获取份额,反映出行业价格战加剧。

典型招标价格对比(单位:亿元)
项目 最高报价 最低报价
光缆集采 46.28 29.01
山西施工项目 2550万 800万

供应商格局重构催生竞争态势

传统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下滑明显,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等龙头企业意外出局。省级招标中,三大现象凸显:

  • 属地化优势:山西项目前三位均为本地注册企业
  • 跨集团渗透:电信系企业中标上海联通23个标段
  • 技术门槛提升:宁夏智算项目因资质要求过高导致流标

数字化转型加速基建投入

5G消息审核系统等新技术应用催生专项招标,北京项目检测引擎采购达2783万元。SEQ平台补充项目虽经两次流标,最终由华为承接,反映技术门槛提升带来的集中采购特征。

监管缺失导致市场异象

招标乱象表现为围标串标、低价中标等问题,部分项目出现:

  1. 投标人数量不足导致的流标现象
  2. 关联企业中标占比过高
  3. 技术参数设置不合理限制竞争

高额标段频现本质是行业变革期的综合体现,既包含新基建投资加大的积极因素,也暴露恶性价格竞争与监管漏洞。建议建立动态价格监测机制,完善技术评审标准,推动招标过程透明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18251.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