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技术体系的多维构建
中国联通通过”三维一体”技术框架,在设备、站点、网络层面实现节能突破。设备层面采用大带宽多天线技术,通过合并BBU设备降低单站能耗,同时推动老旧设备淘汰更新。站点层面实施4G/5G共建共享方案,采用多频多端口天线整合技术减少物理设备数量,并通过自然冷源利用降低空调能耗超30%。
数据中心领域形成三大创新解决方案:
- 自主研发OnePower一体化电源系统,在呼和浩特云数据基地实现PUE值低于1.2
- 智能双循环多联空调技术,使河南机房PUE从1.8降至1.28
- 液冷与蒸发冷却混合架构,河北怀来数据中心实现年均PUE 1.15
5G与数据中心的智能融合路径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的智能节能平台,实现4G/5G网络协同管理。通过基站流量预测模型,在天津等省市试点中降低能耗10%以上,同时保障网络质量稳定性。动态CPU调频技术通过AI实时分析负载状态,实现服务器能耗与业务需求的精准匹配,该方案已入选工信部推荐目录。
在基站节能领域形成三阶节能方案:
- 潮汐式智能关断:针对办公区场景实施夜间节能调度
- AI天馈调节:通过波束赋形技术优化覆盖效率
- 分布式能源管理:上海试点项目年节电2000万度
创新技术实践与典型案例
山西分公司推行极简建站模式,通过模块化预制机房缩短建设周期40%,降低施工碳排放15%。浙江德清数据中心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5%。在内蒙古地区,基于气象大数据构建的智能新风系统,实现全年90%时间自然冷源供冷。
技术类型 | 节电率 | 部署周期 | ROI周期 |
---|---|---|---|
AI调频技术 | 12-18% | 3个月 | 2年 |
液冷混合架构 | 25-30% | 6个月 | 3年 |
模块化机房 | 15-20% | 2个月 | 1.5年 |
战略布局与生态协同发展
中国联通建立”3+5+1+1″双碳行动框架,将绿色发展纳入企业战略考核体系。通过成立5G基站AI节能联合研究中心,联合设备商发布行业首个智能节能白皮书。在生态协同方面,与华为等企业合作开发智能节能解决方案,构建包含20+合作伙伴的绿色技术生态圈。
未来技术演进聚焦三个方向:
- 量子计算驱动的能耗预测模型
- 数字孪生赋能的虚拟电厂系统
- 跨区域算力调度平台建设
中国联通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协同,在5G网络节能率提升至35%、数据中心PUE均值降至1.25等关键指标上取得突破,形成可复制的绿色通信网络建设方案。这种”技术革新+生态共建”模式,为信息通信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实践范本。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1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