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争议焦点
中国联通近期推行的“宽带服务免押金”政策,表面宣称降低用户门槛,但实际执行中要求用户预存高额“设备维护费”,且退款流程复杂,引发大量投诉。部分用户反映,该费用名称模糊,与押金性质高度相似。
用户质疑三大核心问题
- 预存费用是否属于变相押金
- 退费周期长达90天是否合理
- 费用使用明细未公开披露
有用户通过政务平台投诉称:“所谓维护费既无服务标准说明,也未提供对应发票,资金安全缺乏保障。”
费用流向缺乏透明度
联通官方回应称该费用用于“光猫、路由器等设备损耗”,但未公布具体成本核算数据。通信行业专家指出,设备采购成本已包含在套餐定价中,单独收取费用存在重复计费嫌疑。
问题类型 | 投诉量占比 |
---|---|
退费困难 | 45% |
费用说明不清 | 32% |
服务未兑现 | 23% |
与其他运营商对比
移动、电信等竞争对手采用信用分免押模式,而联通要求现金预存的做法引发市场争议。行业分析显示:
- 移动:芝麻信用650分以上免押
- 电信:合约期内分月返还押金
- 联通:预存200-500元现金
用户权益如何保障
消费者协会建议明确费用性质,若属押金则应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关于押金返还期限的规定。目前已有13个省级消协介入调查,要求运营商提供资金监管证明。
该政策暴露通信行业预付资金监管漏洞,亟需建立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和费用公示机制。用户在选择宽带服务时,应要求企业出具书面费用说明,并保留支付凭证。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2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