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随着5G/6G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率先提出”通信-芯片”协同创新体系,通过跨学科团队整合通信算法设计与芯片架构优化,解决传统技术链路割裂问题。
核心方向
- AI赋能的信道编解码芯片设计
- 可重构射频前端集成电路
- 通信感知一体化SoC架构
- 存算一体化的边缘智能芯片
关键技术
研究团队在以下领域取得突破:
技术 | 能效比 | 时延 |
---|---|---|
传统架构 | 1X | 10ms |
新型架构 | 3.2X | 2.3ms |
成果案例
- 28nm工艺下实现支持6G候选波形的基带芯片
- 开发面向物联网的毫米波异构集成模块
- 完成国内首个RIS辅助通信芯片验证平台
未来规划
学院计划建立智能通信芯片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
- 硅光混合集成技术
- 面向B5G的AI-native芯片架构
- 芯片安全防护体系
通过通信算法与芯片设计的深度协同,中山大学电信学院正构建”理论-设计-验证”的完整创新链条,为下一代智能通信系统提供核心硬件支撑,助力我国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37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