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通风如何保障井下作业安全性与高效性?

本文系统论述串联通风技术通过智能监控、法规约束和动态调节等手段,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的同时实现高效通风。涵盖基本原理、安全措施、效率优化及法律规范等核心内容。

串联通风的基本原理

串联通风通过共享进回风系统连接多个作业面,在减少通风设施投入的同时扩展覆盖范围。其核心在于建立稳定的风流通路,通过风量调节装置实现各作业面的空气分配,降低建设成本。

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为消除安全隐患,需执行以下关键措施:

  • 在串联节点安装甲烷断电仪,设置0.5%CH₄浓度报警阈值
  • 采用双风机自动切换系统,确保局部通风连续性
  • 建立三级气体监测体系(工作面、巷道中段、回风口)
典型传感器配置参数
位置 报警值 断电值
进风口 0.5% 0.5%
工作面 1.0% 1.5%

高效性实现方法

通过智能风门联动系统实现动态风量调节,配合以下措施提升效率:

  1. 采用变频风机降低能耗
  2. 建立数字孪生系统模拟通风网络
  3. 实施工作面错峰作业制度

法规与技术规范

《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要求:

  • 新建矿井必须进行通风系统安全论证
  • 年度通风改造预算不得低于总投资的15%
  • 强制使用矿用本安型监控设备

通过智能监控系统与严格操作规程的结合,现代串联通风技术已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法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该模式在深部矿井中的应用。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39050.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