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环境双重制约
乐至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地形起伏与密集建筑群形成天然屏障,900MHz频段信号在穿越15cm厚混凝土墙体时衰减达20dB以上,电梯井、地下停车场等封闭空间形成持续性信号黑洞。金属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更会产生多径效应,导致信号反射叠加后出现通信盲区。
二、基站部署密度不足
据实地测量数据显示,县城核心区基站间距约500米,而城乡结合部平均间距超过2公里。单个宏基站理论覆盖半径虽可达3公里,但实际有效服务范围受地形限制缩减至1.5公里。节假日期间返乡人口激增,局部区域用户数超基站设计容量30%,引发网络拥塞。
区域类型 | 基站密度(个/km²) | 信号强度(dBm) |
---|---|---|
中心城区 | 1.8 | -85 |
乡镇区域 | 0.4 | -105 |
三、设备老化加剧问题
抽样检测显示30%的存量光猫设备运行超过5年,其WiFi芯片性能衰减导致无线覆盖半径缩减42%。部分区域仍在使用不支持4G+的旧式基站设备,在同时接入50部终端时,时延增加至300ms以上。
- 老旧光猫上行速率≤20Mbps
- 传统基站并发连接数≤200
- 氧化SIM卡导致误码率提升3倍
四、无线信号干扰复杂
工业园区内监测到2.4GHz频段同频干扰源达17处,包括微波炉、蓝牙设备等,使有效信噪比降低至8dB以下。5G n78频段在穿透双层玻璃时的路径损耗比4G高15dB,加剧室内弱覆盖问题。
五、技术优化方向建议
- 部署微基站补充覆盖,将热点区域基站密度提升至3个/km²
- 推广支持3.5GHz+700MHz双频组网设备
- 建立用户信号质量实时反馈系统
乐至联通信号盲区是地理环境、基建投入、设备迭代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毫米波与低频段协同组网、AI智能优化天线方向角、建立用户众包测试体系等技术手段,可将盲区面积缩减60%以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4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