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广电中心戏剧季保障与产业经营创新实践

会昌广电中心创新构建戏剧季保障体系与产业生态,通过政企合作、内容创新和商业开发,实现年接待游客360万人次、衍生品收入占比35%的运营成效,为县域文旅融合提供示范样本。

一、戏剧季运营保障体系

会昌广电中心通过”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构建戏剧季保障体系,与乌镇团队深度合作建立”周周有戏、一年两季”的常态化演出机制。组建由剧场技术学院培养的专业保障团队,依托和声戏剧技术学院的标准化实训体系,实现舞台技术、灯光音响等专业人才本地化供给。

会昌广电中心戏剧季保障与产业经营创新实践

表1:2024-2025戏剧季数据统计
指标 数值
总演出场次 500+
接待游客量 360万+
全网传播量 8亿+

二、产业经营创新模式

构建”戏剧+”产业生态链,形成三大创新路径:

  • 资产运营创新:采用”重资产持有+轻资产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基础设施,专业团队运营剧场及衍生业态
  • 内容生产创新:建立驻镇创作计划,吸引黄薇等艺术家打造《剧相人生》等跨界作品
  • 商业开发创新:开发戏剧主题餐饮、文创市集等二消场景,衍生品收入占比达运营总收益35%

三、文旅融合与社会效益

通过采茶戏版《暗恋桃花源》等创新剧目,实现国家级非遗赣南采茶戏的现代化演绎,带动本地剧团年度演出收入增长240%。戏剧季期间酒店入住率达98%,相关产业创造就业岗位1200余个,形成”戏剧引流-消费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四、未来发展方向

规划建设三大重点工程:1)国际戏剧创投中心,设立亿元级产业基金;2)数字演艺实验室,开发VR沉浸式剧场;3)戏剧人才公寓,完善”会漂”艺术家服务配套。目标2026年实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戏剧相关产业产值突破10亿元。

会昌广电中心通过制度创新与产业实践,构建起”内容生产-人才培育-商业变现”的完整生态链。其”戏剧+”模式为县域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成功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赋能。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47081.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