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重构”基础+模块+项目”三维课程体系,设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模块,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实现知识融合。核心课程采用阶梯式培养方案:
- 大一开展工程认知实践
- 大二实施模块化专业训练
- 大三启动企业真实项目开发
- 大四完成创新毕业设计
实践平台建设
建成省级智能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四大实践平台:
-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室
- 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
- 5G通信创新工场
- 机器人工程中心
平台类型 | 开放时长 | 学生参与率 |
---|---|---|
基础实验室 | 2000小时 | 100% |
创新实验室 | 1500小时 | 82% |
双师型师资培养
实施教师工程能力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三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聘请30余位企业工程师担任产业导师。
创新竞赛机制
构建”校级选拔-省级竞技-国家级突破”的三级竞赛体系,重点支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A类赛事。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7项,孵化学生创业团队12支。
校企协同育人
与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定制化课程包。实施”3+1″联合培养模式,大三学生可进入企业项目组完成毕业设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5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