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信5G信号覆盖仍存哪些盲区?

北京电信5G网络在核心区域实现连续覆盖,但地下空间、老旧小区等特殊场景仍存在显著盲区。本文深度解析信号衰减成因,揭示交通枢纽网络拥堵等典型问题,并展望技术优化路径。

地下空间信号困境

北京多个地下停车场、地铁隧道及地下商业体中,电信5G信号存在显著盲区。实测显示国贸三期地下车库在高峰时段信号强度降至-110dBm以下,用户常遭遇扫码支付失败、视频缓冲等问题。这种信号衰减主要源于建筑结构对高频信号的屏蔽效应,以及地下空间基站部署密度不足。

北京电信5G信号覆盖仍存哪些盲区?

老旧小区覆盖不足

二环内部分老旧小区存在明显覆盖缺口,典型表现为:

  • 砖混结构建筑导致信号穿透损耗达20dB以上
  • 基站选址受文物保护限制难以优化布局
  • 居民投诉电磁辐射阻碍基站新增部署

交通枢纽网络拥堵

北京南站、大兴机场等交通枢纽虽已实现5G覆盖,但在特定场景仍存在问题:

  1. 候车厅高密度人群导致单用户速率下降70%
  2. 进出站通道信号切换成功率不足95%
  3. 高铁站台边缘区域RSRP值低于-105dBm

密集商业区信号衰减

CBD核心区建筑群形成复杂信号环境,实测数据显示:

  • 玻璃幕墙导致信号反射损耗增加15-20dB
  •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盲区占比约12%
  • 多运营商频率干扰影响SINR值

城乡结合部覆盖缺口

昌平、大兴等城乡结合部存在典型覆盖问题:

  • 单基站覆盖半径超过理论值1.8公里
  • 城中村建筑密度导致信号衍射衰减
  • 季节性人口流动影响网络优化决策

技术瓶颈与解决路径

当前覆盖盲区主要受限于高频段物理特性与成本约束。3.5GHz频段在穿透混凝土墙体时路径损耗可达40dB,而低频段5G建设仍处于试点阶段。动态智能反射面、分布式Massive MIMO等新技术正在望京等区域开展验证测试,目标将室内外覆盖差异缩小至10dB以内。

北京电信5G覆盖已实现核心区域连续覆盖,但地下空间、老旧小区等特殊场景仍需重点优化。随着低频5G技术规模应用和智能网优系统部署,预计2025年底盲区面积可缩减至现网1/3。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55512.html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