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创新实践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通过构建”内容+技术+传播”三位一体实践体系,搭建融媒体演播中心与数据新闻实验室。依托5G、AI、虚拟现实等技术,学生可参与短视频创作、沉浸式报道、交互式H5等全流程项目实践。
- 产教融合:与SMG、字节跳动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 项目驱动:以真实媒体需求为导向的课题制教学
- 技术赋能:XR扩展现实实验室投入教学应用
全媒体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突出跨学科交叉特性:
- 基础模块:媒介伦理、传播学理论
- 技术模块:数据可视化、智能采编系统
- 创作模块:跨平台叙事、融合新闻生产
- 运营模块:用户画像分析、传播效果监测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通过建立”学界+业界”双导师制,引入媒体资深从业者参与课程设计。2023年已开展:
- 东方卫视融媒体工作坊
- 澎湃新闻数据新闻特训营
- B站UP主孵化计划
实践成果案例解析
学生团队制作的《城市记忆·数字非遗》融媒体项目,整合AR地理定位与口述历史,获得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奖项。该项目实现:
- 覆盖3个省级非遗项目
- 开发12个交互场景
- 全网传播量超500万次
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创新”三阶段”培养路径:
- 认知阶段:媒体工作坊与行业认知实习
- 深化阶段:跨学科项目组与技能认证
- 输出阶段:毕业作品全网发布与创业孵化
挑战与未来展望
面对媒体深度融合趋势,需持续优化:
- 动态更新技术课程内容
- 建设虚拟仿真实践平台
- 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能力维度 | 达标率 |
---|---|
全媒体采编 | 92% |
数据分析 | 85% |
跨平台运营 | 88% |
结论: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机制,创新性地将技术应用与内容创作深度融合,为全媒体时代培养具备创新思维、技术素养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能。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59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