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塑造城市精神内核
厦门广电通过《侨英之声》等节目深度挖掘集美区华侨文化资源,构建街道形象IP时采用双语版音乐MV与沉浸式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将陈嘉庚精神与当代城市发展进行有机融合。节目设置实时互动功能,在辖区内商圈循环播放,有效提升本土文化的传播渗透力。这种在地化叙事策略既保留了传统侨乡文化精髓,又赋予其现代化表达方式,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文化标识。
二、创新表达形式,突破传统传播边界
在节目制作中创造性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 《借伞》融合京剧、粤剧等四大剧种,通过喜剧化改编实现传统戏曲的青春化表达
- 《天地四声——面谱》将英歌舞与音乐剧元素混搭,展现非遗文化的飒爽风姿
- 采用音视频分镜切换直播技术,实现广播节目向全媒体传播转型
这种突破传统节目形态的创新实践,使本土文化节目受众覆盖面扩展至年轻群体。
三、科技赋能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厦门广电在节目制作中引入前沿技术:
技术类型 | 应用场景 | 效果呈现 |
---|---|---|
3D投影 | 《借伞》舞台设计 | 复原西湖断桥实景 |
小程序直播 | 《侨英之声》传播 | 实现多平台实时互动 |
数字文创 | 文旅产品开发 | 拓展文化消费场景 |
通过构建虚实结合的文化体验空间,既提升节目观赏性,又推动文化资源向数字化资产转化。
四、文旅深度融合,激活城市经济活力
2024年厦门举办杨千嬅世界巡演等5795场文艺活动,形成”演出+旅游”新型消费模式。数据显示,外地观众占比达63%,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行业营收增长27%,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赢。广电节目通过展现鼓浪屿建筑文化、闽南民俗等特色元素,有效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吸引力。
五、两岸文化交流,拓展文化辐射范围
作为对台交流前沿阵地,厦门广电通过承办文博会等契机,打造《两岸一家亲》特别节目,运用闽南语播报、台海历史专题等形式,建立共通文化语境。2024年两岸联合制作的影视作品同比增长45%,形成独具特色的海峡文化传播矩阵。
厦门广电通过内容创新、技术革新、产业联动三大战略,将本土文化节目打造为城市发展软实力载体。这种文化传播模式不仅增强了在地文化认同感,更推动厦门在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大关,为新时代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样本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6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