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屏功能引发争议的背景
近年来厦门市民在使用广电网络电视投屏功能时,频繁遭遇额外付费、设备不兼容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购买400元液晶电视后发现设备不具备WiFi投屏功能,导致无法实现跨屏互动。随着国家广电总局2023年启动电视”套娃”收费治理,厦门作为媒体融合试点城市,其广电系统投屏服务模式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二、收费模式与用户权益冲突
争议核心集中在三个层面:
- 会员体系割裂:手机端VIP会员需升级电视端酷喵VIP才能投屏,年费差价达110元
- 分辨率限制收费:部分平台将480P以上画质设为付费门槛,变相强制消费
- 隐性收费陷阱:页面导航存在诱导性收费标识,违背透明消费原则
三、技术限制与设备兼容性问题
厦门广电用户反映的投屏障碍主要涉及:
- 老旧终端设备不支持DLAN/Miracast协议
- 网络环境配置复杂,需同时满足有线/无线同源
- 品牌专属应用限制,如海信电视需安装特定APP才能投屏
技术专家指出,2022年后生产的智能电视已普遍内置多屏互动模块,但系统更新滞后导致功能失效。
四、政策监管与市场规范缺失
领域 | 现存问题 | 治理进展 |
---|---|---|
收费规范 | 分级会员制涉嫌捆绑销售 | 2023年底收费包压减50% |
版权保护 | 投影仪影视资源侵权频发 | 2025年强化酒店民宿监管 |
设备标准 | 投屏功能标识不明确 | 暂无强制性认证标准 |
五、市民诉求与行业改进建议
针对现存问题,消费者与专家共同呼吁:
- 建立跨终端统一会员体系,消除二次收费
- 强制标注设备投屏功能参数,如厦门谢先生案例中的功能缺失问题
- 加快落实广电总局”开机即直播”政策,简化操作流程
- 推动制定投屏技术国家标准,解决设备兼容性障碍
厦门广电集团总工程师刘军祥指出,媒体转型需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建议采用”基础功能免费+增值服务可选”模式。
结论:厦门广电投屏争议本质是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利益重构矛盾,既需要政策端加强收费监管和技术标准制定,也要求企业端建立更透明的服务体系。随着2025年多屏互动技术成熟和监管体系完善,用户权益保障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望实现动态平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6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