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宽带小范围覆盖为何存在信号盲区?

本文解析联通宽带小范围信号盲区成因,涵盖建筑结构、设备布局、电磁干扰等核心要素,通过数据表格和技术方案说明,揭示网络覆盖难点及改进方向。

成因概述

联通宽带在局部区域出现信号盲区,主要源于物理环境障碍、网络设备部署密度和信号传播特性间的矛盾。现代建筑材料的电磁屏蔽效应与用户终端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共同作用,形成了复杂的信号覆盖场景。

联通宽带小范围覆盖为何存在信号盲区?

建筑结构影响

典型信号衰减场景包括:

  • 钢筋混凝土承重墙造成15-25dB信号衰减
  • 双层中空玻璃导致2.4GHz频段穿透损耗达6-8dB
  • 金属材质的电梯井形成全频段电磁屏蔽
典型建筑材料穿透损耗对比
材料类型 厚度 损耗值
石膏板 12mm 2dB
混凝土 20cm 18dB

设备布局限制

基站部署受制于市政规划与成本控制,信号覆盖存在固有局限:

  1. 居民区基站间距需大于200米
  2. 单个ONU设备理论覆盖半径80米
  3. 室内分光器最多支持1:64分光比

电磁干扰因素

2.4GHz公共频段的设备干扰尤为突出,主要干扰源包括:

  • 微波炉等家电设备
  • 蓝牙设备群组
  • 邻近Wi-Fi网络

解决方案

运营商正在推进的改进措施:

  • 部署微型基站补充覆盖
  • 推广Mesh组网技术
  • 应用5GHz频段设备

信号盲区的存在是网络建设动态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通过持续优化设备部署方案和采用新型传输技术,可逐步提升用户体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67365.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