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化文旅融合,赋能文化遗产创新发展

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创新非遗活化路径,构建全域文旅融合体系。从数字展馆建设到非遗产品开发,从乡村旅游振兴到城市IP打造,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模式,为区域文化创新提供示范样本。

一、文旅融合的战略路径

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历史为脉、文化为魂”为核心,构建全域文旅发展框架。通过整合太昊陵、老子故里、关帝庙等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三点一线”文化体验带,并推出定制化文旅线路,实现文化遗产与旅游市场的精准对接。

  • 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
  • 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
  • 培育文旅复合型人才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新生

运用三维扫描、VR虚拟展陈等技术,对平粮台古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数字化建档。目前已建成8个文物数字展厅,通过“云游周口”平台实现全球访问量超300万人次,让千年文物焕发时代活力。

三、非遗活化的创新实践

针对淮阳泥泥狗、沈丘青三彩等国家级非遗项目,采取“传承人+设计师”协作模式,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2023年非遗衍生品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同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市53所中小学。

  1. 设立非遗工坊孵化基地
  2. 举办非遗创意设计大赛
  3. 构建电商直播营销矩阵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振兴

在鹿邑县、西华县等县域打造10个特色文化村落,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民宿经济结合。通过“节气文化节”“乡村戏剧周”等主题活动,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2.4万元,形成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

五、品牌建设与产业联动

推出“伏羲故都·魅力周口”城市IP,与影视制作、研学教育等产业深度合作。2023年成功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论坛,签约文旅项目总投资达18.7亿元,形成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转化的良性循环。

结论:周口市通过系统化推进文旅融合,不仅实现了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更构建起文化经济新生态。这种以创新驱动保护、以产业激活传承的模式,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70131.html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