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广电窝案牵涉何人?利益链条如何形成?

嘉兴广电窝案涉及原副总裁匡卫东等20余名干部,通过设备采购回扣、工程垄断、广告代理腐败形成利益链,涉案金额超500万元,暴露广电系统技术寻租与商业运作结合的腐败新模式。

案件核心人物及涉案范围

嘉兴广电窝案以嘉兴市广播电视集团原副总裁匡卫东为核心,其下属包括原副总经理曹阳、平湖市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张凯洲等20余名干部被查处。案件涉及设备采购、网络规划、广告经营等多个业务环节,受贿金额累计超过500万元,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其中曹阳在2004-2013年任职期间,通过违规采购、项目审批等手段收受科技企业财物76.2万元,涉及13家关联企业。

嘉兴广电窝案牵涉何人?利益链条如何形成?

利益链条形成路径

利益输送网络通过以下方式构建:

  1. 设备采购寻租:技术部门负责人擅自选定供应商,如曹阳与许关福未报批直接采购某公司光纤收发器,收受回扣25万元
  2. 网络工程垄断:张凯洲等人利用广电网络改造项目,指定合作企业收取工程款分成,单笔受贿超百万元
  3. 广告代理腐败:通过虚增广告代理费、截留广告收入等方式贪污,海盐县广电局窝案曾导致广告公司经理高某被判无期徒刑

案件特点与运作模式

该窝案呈现三大特征:

  • 垂直扩散性:从市级广电集团到县市广电局形成系统性腐败,匡卫东案发后牵出县市级干部12人
  • 隐蔽性操作:采用现金交易、购物卡、原始股代持等方式规避监管,张凯洲通过亲属代持科技公司股份收取分红
  • 持续性受贿:曹阳在退还部分赃款后仍持续收受”年节贡礼”,某企业连续8年定期向其行贿

案件查处与行业影响

2020年专项审计发现广电系统资金异常流动,通过设备采购合同倒查牵出窝案。该案暴露广电行业三大问题:

  • 技术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设备采购缺乏公开招标机制
  • 网络改造工程存在”指定施工方”潜规则
  • 广告经营权未实现市场化运营

案件查处后,嘉兴市广电系统建立采购招标平台,实行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监察,涉案的34家关联企业被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

嘉兴广电窝案揭示传统媒体转型期权力寻租的新形态,技术垄断与商业运作的结合催生系统性腐败。案件警示需强化对传媒领域设备采购、网络基建、广告经营等环节的嵌入式监督,切断”技术官僚-关联企业”利益输送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73159.html

(0)
上一篇 20小时前
下一篇 20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