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电国际大厦如何重塑城市传媒新地标?

四川广电国际大厦通过国家战略与地方特色的深度融合,以创新建筑载体和智慧服务体系重构传媒生态。项目集成国际传播枢纽、数字文创集群和AIGC技术中台,成为西部首个实现「内容生产—技术赋能—跨境分发」全链条的传媒综合体,为城市更新提供媒体融合新范式。

战略定位:国家站位与全球视野的融合

四川广电国际大厦以“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四川特色”为核心定位,依托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构建「大视听」传播服务体系的要求,整合「视听四川」平台资源,将省级广电内容生产能力与国际传播需求相结合。大厦作为西部首个省级国际传播中心物理载体,深度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国际传播机制改革”部署,通过构建「国际传播+区域文化」双轮驱动模式,实现地方叙事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空间重构:从魔方建筑到智慧场景

建筑设计创新采用“方圆交融”理念,外立面以玻璃幕墙构筑魔方形态,隐喻媒体内容的模块化重组与智慧传播特性。内部空间规划呈现三大功能层:
• 基座层:配备4K/8K超高清演播集群和XR虚拟制作中心
• 枢纽层:设置国际传播内容中台,实现多语种智能编译
• 云端层:建设跨国联合办公区,吸引国际传媒机构入驻

功能升级:构建「大视听」服务体系

通过「三平台三中心」的立体架构重塑传媒生态:
1. 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对接「拍在四川」影视服务系统
2. 国际传播云平台:集成全球媒体分发渠道
3. AIGC创作平台:配备百亿参数级多模态大模型
配套建设的融媒体调度中心、跨境直播基地、数字文化档案馆,形成从内容生产到跨境分发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国际传播:打造西部对外叙事枢纽

大厦创新实施「在地化+国际化」传播策略:
• 设立熊猫文化IP开发实验室,年产量超200小时双语内容
• 与TikTok、Meta等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触达海外用户超1.2亿
• 首创「城市外交官」培养计划,三年内输送500名复合型人才

生态赋能:数字文创产业集群效应

通过物理空间集聚形成三大辐射圈层:
核心圈:30家头部MCN机构入驻,日均短视频产量达3000条
协同圈:联动成都智媒体城微短剧基地,共享数字资产库
外延圈:与天府数字文创城共建XR技术应用实验室

四川广电国际大厦通过「空间载体+内容生态+技术中台」的三维重构,不仅成为成都传媒大道的新地标,更代表着省级广电机构在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转型范式。其以48%的公共空间占比、日均20场跨境直播的运营强度、覆盖35国语言的传播能力,正重新定义现代传媒综合体的价值维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73730.html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