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广电员工集体讨薪 欠薪风波引发行业关注

2025年鸡西新闻传媒集团爆发持续12个月的欠薪事件,490名员工中半数遭遇薪资拖欠,记者自费采访、员工兼职维生的生存状态引发行业震动。事件暴露传统广电机构在广告下滑、体制僵化、经营困局中的多重危机,凸显事业单位薪酬保障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一、事件起源:鸡西广电12个月欠薪引爆舆论

2025年2月曝光的鸡西新闻传媒集团欠薪事件,揭开了地市级广电机构薪资拖欠的冰山一角。该集团作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已连续12个月未向200余名差额编制及企业编员工发放工资,记者被迫自费承担采访差旅费用,部分员工下班后兼职搓澡工、水果分销维持生计。类似情况并非孤例,2018年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也曾发生编辑记者集体讨薪事件,暴露出传统媒体行业薪酬保障机制的脆弱性。

地市广电员工集体讨薪 欠薪风波引发行业关注

二、行业困境:传统广电经营模式遭遇挑战

广电机构陷入欠薪漩涡的背后,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

  1. 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新媒体冲击导致传统广告业务萎缩
  2. 体制改革滞后:事业编与企业编双轨制引发管理混乱
  3. 历史债务负担:如大城县广播电视台曾因合资公司经营纠纷涉及劳动报酬诉讼

三、员工维权:记者自费采访与法律救济路径

被欠薪员工可采取的维权措施包括:

  •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关键证据
  • 向属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书面投诉材料
  • 申请劳动仲裁时注意诉讼时效,如河北广电网络公司案件显示工资争议需在权利受侵害一年内提出

四、社会反响:铁饭碗破碎背后的体制反思

近年广电系统欠薪事件对比
时间 单位 欠薪周期
2018年 齐齐哈尔广电 3个月
2025年 鸡西广电 12个月

事件引发对事业单位薪酬保障机制的深度拷问,专家建议建立工资发放预警机制,将媒体机构经营状况与财政补贴挂钩,同时推进融媒体转型中的编制改革。如山西粮库欠薪事件所示,公共服务机构的薪资拖欠可能引发连锁社会反应。

广电行业欠薪风波折射出传统媒体转型期的阵痛,需要构建包含事前风险监测、事中应急保障、事后追责整改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正如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提出的要求,既要解决个案清偿,更要推动制度改革,防止”铁饭碗”沦为”纸饭碗”。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77197.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