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争议引发信任危机
大连广电购物直播中频繁出现价格与商品价值严重偏离的现象。部分直播间通过“全网最低价”等话术刺激消费,但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发现实际品质与高价定位不符,更有商家利用“不买就亏”的饥饿营销手段诱导冲动消费。某双十一直播活动中,护肤品价格突降引发假货质疑,消费者收货后因包装细节存疑选择集体退货,导致平台信誉受损。
二、商品质量与宣传不符
直播场景的视听美化效果加剧了实物落差感。2024年高先生购买的75寸三星电视,在广电购物直播展示时呈现4K画质,实际安装后画质和音效均未达预期,但商家以“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退货。类似案例还包括:
- 预付卡消费领域出现“职业闭店人”,经营者通过频繁更换场地逃避退费责任
- 婚纱摄影机构刷单虚构销量,误导消费者决策
三、售后服务体系存在缺陷
广电购物的退货审批流程冗长且标准模糊。消费者反映退货申请需经多级审批,即使符合法定退换条件仍可能遭遇拖延。某电视退货案例中,消费者等待一个月仍未获处理结果,暴露售后服务响应机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存在差距。
四、监管机制滞后于业态发展
新型消费纠纷暴露出监管盲区。2023年“鬼秤”事件中,市场监管部门对电子秤密码破解等技术手段认知不足,初期检测未能发现问题。在广电购物领域,尚未建立针对直播带货的专项检测标准,导致虚构销量、虚假宣传等行为屡禁不止。
大连广电购物频遭质疑的深层原因,在于行业创新速度与配套制度建设的不平衡。建议建立直播商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行七日无理由退货标准化流程、引入第三方技术检测机构,通过“事前规范+事中监管+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重塑消费信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8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