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年轻化:打造符合Z世代审美的媒介产品
如东广电通过成立融合发布创意视频工作室,以《千年古镇栟茶中秋奇幻游》等系列短视频实现破圈传播,单个作品点击量突破37.5万次。在内容创作上采取三大策略:
- 采用国潮元素重构传统文化,如《烟火栟茶 一眼万年》融合汉服文化与地方非遗
- 开发主播IP矩阵,打造《”洋”光早晨》等网络化语言风格的早间直播节目
- 探索轻量化新闻生产,将时政报道转化为”主播说党史”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微视频形态
二、全媒体矩阵:构建青年触达新场景
构建”鲜如东”APP为核心,抖音、微信视频号等12个新媒体平台为支撑的传播矩阵,形成差异化布局:
平台 | 内容特色 | 年轻用户占比 |
---|---|---|
抖音号 | 15秒竖版短视频 | 78% |
微信视频号 | 深度纪实类内容 | 62% |
B站账号 | 二次元创意混剪 | 91% |
通过”两微一端多平台”的立体化布局,实现18-35岁用户覆盖率提升至县域常住人口的83%。
三、线上线下融合:激活年轻社群互动
创新”节目活动化”运营模式,将传统广播节目《FM896》升级为包含线下市集、主播见面会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主要实践包括:
- 举办”主播助农带货”直播,单场吸引超5万青年参与互动
- 开发”中秋奇幻游”等沉浸式文旅活动,带动Z世代打卡传播
- 建立”青春如东”线上社群,形成UGC内容生产闭环
四、技术赋能:数据驱动精准传播
依托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技术支持,构建用户画像系统,实现三大技术创新:
- 开发智能推荐算法,年轻用户内容匹配度提升40%
- 建立传播效果实时监测平台,动态优化内容生产策略
- 运用XR技术打造虚拟主播,在重大报道中吸引科技爱好者群体
五、组织革新:构建青年化生产体系
通过建立”中央厨房+工作室”双轨机制,推动生产流程年轻化转型:
- 设立90后主导的创意工作室,赋予独立选题权和快速决策通道
- 实施”全媒体采编专项考核”,激励青年记者创作新媒体内容
- 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每年吸纳20+名95后实习生参与内容生产
如东广电通过内容形态革新、传播渠道重构、技术应用突破和组织机制创新四维联动,成功实现县域主流媒体年轻化转型。其经验表明,县级融媒体抢占年轻市场需建立”在地化青春表达体系”,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Z世代认同的传播符号,在服务青年需求中重塑媒体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8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