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联通4G为何仍存信号盲区?

宁波联通4G网络仍存信号盲区主要受制于基站密度不足、频谱资源劣势、地理环境复杂等综合因素。文章从技术参数、设备兼容、网络负载等维度解析成因,提出载波聚合与微基站部署等解决方案。

基站布局密度不足

在宁波老城区与城乡结合部,联通4G基站数量较竞争对手存在30%的部署缺口。受制于早期3G网络投资过重,联通在4G时代错失基站建设黄金期,导致单基站覆盖半径超过600米的设计极限。慈城古镇等历史街区因文物保护限制,无法新增基站设备,形成持续性的信号衰减区域。

宁波联通4G为何仍存信号盲区?

频段资源先天劣势

联通持有的900MHz频段仅12MHz带宽,导致其4G信号存在三大技术短板:

  • 穿透能力较移动同类频段弱40%
  • 单基站覆盖面积减少25%
  • 高层建筑易形成信号反射盲区
表1:三大运营商频段对比
运营商 低频带宽 覆盖半径
中国移动 39MHz 1.2km
中国联通 12MHz 0.8km

地理环境制约传输

象山港沿岸的钢结构厂房导致信号衰减达15dB,东钱湖景区山体阻挡形成直径3公里的信号空洞区。地铁4号线部分隧道因未完成DAS系统改造,出现周期性信号中断现象。

网络负载动态失衡

鄞州商务区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呈现典型的话务潮汐效应:

  1. 早高峰(8:00-9:30)用户密度达2000人/平方公里
  2. 单基站PRB利用率突破95%阈值
  3. QoS保障机制触发速率限制

设备兼容性问题

宁波市场流通的4G终端中,约18%未预置联通B3频段支持模块,导致在栎社国际机场等新建区域无法接入2100MHz频段资源。部分物联设备因固件版本陈旧,存在CSFB回落失败问题。

宁波联通4G信号盲区的形成是频谱资源、基建投入、城市规划等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建议通过载波聚合技术提升频谱效率,在镇海新材料小镇等产业园区试点微基站网格化部署,同时加强与地铁公司的通信配套建设协作。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097837.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