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广电小区绿化改造为何引发居民争议?

山丹广电小区绿化改造因过度修剪树木引发居民争议,低层住户采光需求与中高层景观诉求产生对立,叠加费用分摊机制不透明、决策流程复杂等问题,暴露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典型矛盾。事件启示需建立分级养护标准和多方协商平台。

一、改造背景与初衷

山丹县近年来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广电小区作为2000年前建成的住宅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绿化杂乱等问题。根据县政府规划,改造旨在解决树木遮挡采光、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并通过雨污分流等工程提升居住品质。住建部门在前期调研中,将环境整治与功能完善列为核心目标。

山丹广电小区绿化改造为何引发居民争议?

二、争议焦点:绿化修剪过度

施工过程中,物业对20年以上树龄的香樟、水杉实施“剃头式”修剪,仅保留主干枝条。部分树木枝叶被完全清除,引发居民对生态破坏的质疑。有业主表示:“30年树龄的香樟只剩光秃树干,与当初承诺的‘景观优化’背道而驰”。住建部门解释称修剪属于回缩型养护,但未提前公示具体方案。

三、高低层住户的利益诉求差异

矛盾核心在于不同楼层居民的诉求冲突:

  • 低层住户:长期受树木遮挡采光,衣物霉变需机器烘干,支持彻底修剪
  • 中高层住户:注重绿化景观价值,认为极端修剪破坏小区生态
  • 安全考量:部分树木贴近建筑存在攀爬盗窃隐患

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改造方案难以达成共识。

四、费用分摊与决策机制矛盾

争议还涉及改造资金的使用规范:

  1. 大规模修剪需聘请专业团队,单次费用高达每棵树8000元
  2. 物业费(0.8元/㎡)不包含专项改造支出,需动用维修基金
  3. 决策流程要求四分之三业主参与且三分之二同意,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

五、后续解决方案与启示

住建局已启动三项整改措施:

  • 组建专业团队评估树木健康状况,制定分级养护方案
  • 搭建线上议事平台,分区召开业主听证会
  • 明确公共绿化改造资金使用细则,建立透明公示制度

该事件反映出老旧小区改造需平衡功能性提升与生态保护,建立更精细化的协商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07592.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