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结构简化与标准化
工信部要求运营商全面清理模糊叠加的复杂套餐,制定资费方案时需列明收费项目、计费原则等核心要素,并要求在2023年试点阶梯定价模式。整改后,中国移动等企业已精简套餐种类,去除非必要附加服务,用户可依据通话、流量等基础需求自由组合。
整改前 | 整改后 |
---|---|
融合套餐占比80% | 单项服务可选率100% |
自动续约无提醒 | 到期前30天短信告知 |
二、资费透明化与主动告知
运营商须通过官方网站、营业厅电子屏等渠道公示在售套餐,且需按月推送通信账单短信。北京联通针对老年群体推出绿色通道,特殊套餐需子女二次确认。主要规范包括:
- 隐藏收费项目最高可处3倍罚款
- 营销电话需经用户授权
- 套餐变更需短信验证码确认
三、用户权益保护强化机制
建立三级投诉响应体系,要求运营商48小时内处理超额消费预警。特殊群体保护措施包括:
- 农村用户专属折扣套餐
- 残障人士资费减免政策
- 65岁以上老人免营销标记
四、常态化监督与违规处罚
工信部组建专项巡查组,通过大数据监测异常扣费行为。2024年处罚案例显示:
- 关停违规短信端口31个
- 处置骚扰号码82个
- 约谈企业高层12次
五、运营商整改成效初显
中国联通上线自助退订平台,套餐退订成功率提升至98%;中国电信推出”消费保护期”制度,新办套餐7天内可无理由取消。用户投诉量同比下降43%,其中老年群体误购套餐降幅达67%。
通过套餐标准化、收费透明化、监督常态化三重机制,工信部推动构建良性通信消费生态。下一步将重点完善流量结转规则,探索基于AI的个性化资费推荐系统,持续提升用户获得感。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0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