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一号楼:建筑设计亮点与绿色节能技术应用

广电一号楼通过参数化遮阳系统、三重节能技术集成与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建筑能效提升45%。项目创新融合岭南气候特征与绿色技术,为超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范式。

一、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

广电一号楼针对岭南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创新采用参数化遮阳网格系统。600mm进深的水平遮阳构件自裙楼1.5m渐变至塔楼0.3m,形成动态遮阳效果,减少40%玻璃幕墙使用量。建筑朝向经CFD模拟优化,采用南偏东20.5°布局,结合双层中空LOW-E玻璃幕墙,实现夏季遮阳与冬季得热的动态平衡。

二、集成化绿色节能体系

项目构建三级节能技术体系:

  1. 被动式设计:200mm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自保温墙体搭配130mm挤塑聚苯板屋面,实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0.8W/(m²·K)
  2. 主动调节系统:超1级能效多联空调与新风热回收装置联动,热回收效率达75%
  3. 可再生能源:屋面光伏系统提供建筑15%日常用电
主要节能技术指标对比
项目 传统建筑 广电一号楼
幕墙能耗 300kWh/m² 180kWh/m²
空调能耗 120kWh/m² 85kWh/m²

三、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建筑集成三大数字化平台:

  • 能耗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分项能耗数据
  • 空气质量传感器网络:CO₂浓度联动新风机组
  • BIM运维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四、空间布局创新实践

建筑通过立体化公共空间重构城市界面:

  • 首层架空广场提供1400㎡风雨无阻活动空间
  • 垂直绿化中庭实现自然通风与采光优化
  • 屋顶花园整合光伏板与休闲功能

广电一号楼通过气候响应式设计、集成化技术体系与智能运维的协同创新,实现建筑能效较国标提升45%。项目示范了超高层建筑在被动优先原则下的技术整合路径,其遮阳系统优化、气密性处理等细节为湿热地区绿色建筑提供了新范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20210.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