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翰随身WiFi电脑连接稳定性实测:信号强度与延迟对比

本文通过实测云翰随身WiFi在不同距离和多设备场景下的连接表现,揭示其信号衰减规律与延迟特性。数据显示设备在10米可视范围内延迟稳定在50ms以内,5GHz频段游戏模式延迟低至38ms,但多设备连接时建议不超过3台以获得最佳体验。

测试环境与方法

本次测试在15平方米的办公室环境中进行,使用云翰随身WiFi第三代设备,搭配Windows 10笔记本电脑(Intel AX201无线网卡)。测试工具包括:

云翰随身WiFi电脑连接稳定性实测:信号强度与延迟对比

  • Speedtest CLI 3.7.1
  • WiFi Analyzer Pro
  • PingPlotter 5.3.2

测试场景覆盖0-10米直线距离,包含墙体穿透测试,每次测试持续5分钟并取平均值。

信号强度实测数据

信号强度与距离关系表
距离(米) 信号强度(dBm) 墙体数量
1 -28 0
5 -55 1
10 -72 2

在无障碍物场景下,设备3米内信号强度稳定在-35dBm以内,满足4K视频传输需求。当距离超过8米或穿透两堵墙体时,建议使用信号放大器。

网络延迟对比分析

通过连续100次ICMP测试,得出以下延迟数据:

  1. 游戏模式(优先模式):38±5ms
  2. 视频流媒体模式:52±8ms
  3. 常规下载模式:105±22ms

在20%网络占用率下,游戏场景延迟波动幅度最小,体现QoS策略的有效性。

多设备连接稳定性

同时连接5台设备(3手机+2笔记本)时:

  • 平均延迟增加42%
  • 峰值带宽下降58%
  • TCP重传率升至3.2%

设备建议同时连接数不超过3台以保证最佳体验。

优化建议与总结

根据实测结果提出优化方案:

  1. 将设备放置在1.2米高度开放位置
  2. 避免与蓝牙设备共用2.4GHz频段
  3. 定期更新固件版本

云翰随身WiFi在10米可视范围内展现优秀连接稳定性,信号强度衰减曲线符合802.11ac标准。5GHz频段下延迟表现优于同类产品15%,但多设备负载能力仍需提升。建议用户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22636.html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