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电行业合约签署新规要点解析
2025年广电领域合约签署呈现三大变化:明确要求经纪机构与从业人员必须签订书面合同,重点约定服务对象身份核验条款,对未成年人签约需法定监护人书面确认。内容制作方与播出平台合作协议中,须包含知识产权归属条款及最低播出质量承诺。第三,针对5G终端合约计划,规范了24/36个月合约期的保底消费披露标准。
二、内容监管政策强化路径
内容监管体系在以下层面持续升级:
- 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11类禁止性内容,包括危害国家安全、民族歧视、宣扬邪教等核心红线
- 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对网络微短剧实施档期化播控,建立”春节档””国庆档”专项审查机制
- 强化技术监测能力,省级广电部门需建立统一信用监管平台,实现负面信息跨部门共享
三、信用管理体系与监管协同
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包含四维信息架构:基础信息涵盖主体资质及行政许可数据;正面信息纳入公益活动参与记录;负面信息关联行政处罚及信用违约记录;其他信息包含行政检查及信用评价结果。监管协同方面,国务院广电行政部门统筹全国监管,市县广电部门落实属地管理,形成三级联动体系。
四、微短剧专项监管动态
针对爆发式增长的微短剧市场,广电总局采取双轨制监管策略:
- 制定《微短剧管理办法》明确制作机构备案标准,区分横屏/竖屏内容审查标准
- 建立”红黄绿灯”预警机制,对涉及历史题材、涉案剧情的作品实施前置审查
- 推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引导20%以上产能转向文旅融合方向
五、合约期限调整与用户权益
合约类型 | 期限范围 | 解约条件 |
---|---|---|
基础套餐 | 无固定期限 | 使用满120天可注销 |
终端合约 | 12-36个月 | 违约金=未履行月数×月费×10% |
专项促销 | 6-12个月 | 自动续约前60天提醒 |
广电行业正通过合约透明化改革平衡市场秩序与用户权益,包括:建立套餐变更次月生效规则,禁止合约期内单方面修改资费结构,明确携号转网需先履行合约义务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29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