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固话能否逆袭通讯市场?用户为何犹豫不决?

中国广电通过固话业务完成全业务运营商转型,但面临用户认知不足、套餐吸引力弱、技术依赖等问题。政企市场与差异化服务成为破局关键,需突破传统运营商建立的竞争壁垒。

战略布局:全业务闭环的最后拼图

广电通过固话业务完成向全牌照运营商的转型,形成电视、宽带、移动、固话四维融合的运营体系。其试点采用”员工家庭→全员营销→社会推广”三步走策略,重点通过融合资费提升竞争力,例如捆绑电视与固话的套餐设计。

政企市场成为突破口,计划通过三级公司电话系统替换和集团客户储备,在B端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这种”固话+专线+电视”的打包方案,正在江苏、山东等试点地区验证商业模型。

用户犹豫的五大症结

  • 市场认知薄弱:省级公司独立运营导致品牌形象分散,用户对广电通信服务缺乏信任
  • 套餐吸引力不足:相比运营商成熟的融合套餐,广电资费体系尚未形成价格优势
  • 技术依赖隐忧:固话业务完全依托移动网络运维,服务质量存在不确定性
  • 转网成本考量:用户需解除原有绑定关系,操作复杂度影响迁移意愿
  • 家庭场景弱化:年轻群体更倾向移动终端,固话仅保留应急功能需求

市场竞争的三维困境

运营商固话业务对比
维度 传统运营商 广电
网络资源 自建骨干网 租用移动网络
用户基数 亿级规模 2000万移动用户
套餐成熟度 多终端融合 试点阶段方案

未来发展的双轨路径

  1. 政企市场优先:发挥媒体资源优势,打造”智慧办公+专线通信”解决方案
  2. 差异化资费设计:利用700MHz频段优势,开发低延迟固话增值服务
  3. 存量用户转化:通过电视用户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固话增值包

广电固话难以在个人消费市场复制电视时代的辉煌,但通过聚焦政企服务和差异化套餐设计,仍可在特定领域形成竞争力。用户犹豫本质源于市场信任度与技术成熟度的双重缺失,这需要广电在统一品牌运营和技术自主性方面实现突破。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30285.html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