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管背景与政策演进
近年来,网络视听行业快速发展,但伴随泛娱乐化、追星炒星、内容低俗等问题频发。2018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首次系统性提出遏制高价片酬、收视造假等乱象。2021年,《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进一步细化内容审查标准,明确94条禁止性条款。至2024年,随着《广播电视法》制定推进,网络视听监管进入全流程规范化阶段,备案制度、创作引导和执法力度全面升级。
二、新规核心内容与实施要点
2024年11月发布的新规明确以下核心措施:
- 备案主体调整:网络电影、剧集等节目由制作方直接备案,取代平台代备案模式,落实“谁出品谁负责”原则;
- 前置审核机制:节目拍摄前需通过规划备案审核,未取得备案号不得开拍,与影视剧立项管理接轨;
- 内容标准细化:禁止历史虚无主义、恶搞英雄人物等违规行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 创作引导强化:推行“规划一批、创作一批、储备一批”机制,支持贵州等地开展微短剧、网络普法等主题创作。
三、内容审核流程规范化升级
新规实施后,审核流程呈现三大变化:
- 立项阶段风险预判:如湖南局通过题材规划会提前研判节目导向风险,2023年驳回3个争议选题;
- 专家审核制度化:建立省级网络视听节目审核专家库,对重大题材实施分类指导;
- 全媒体协同管理:覆盖广播电视、网站、客户端及新媒体平台,确保“网上网下一把尺子”。
四、典型案例与执法成效
地方实践中,贵州局通过“网络普法看贵州”短视频征集活动,将39部获奖作品纳入全国“视听中国”展播项目,实现普法宣传与内容监管双赢。湖南局2023年查处违规购物类节目12档,关停2个非法电视频道,形成行业震慑。国家层面则通过约谈重点机构、制定片酬限额等举措,推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五、未来监管方向与行业影响
广电总局计划2025年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加快《广播电视法》立法进程,完善网络视听法规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全部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加强国际传播合作,如贵州与柬埔寨、老挝建立的内容输出机制。新规实施后,中小制作机构将面临更高合规成本,但优质主旋律内容有望获得政策倾斜,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结论:从2018年整治泛娱乐化到2024年备案制度革新,广电总局通过法规迭代和执法强化,逐步构建起网络视听内容审核的“中国标准”。新规落地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纠偏”转向“全程管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