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案流程全面优化
广电总局通过《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制作机构申报备案时需提交1万字剧本大纲及创作阐述,省级广电部门须出具200字以上审核意见,对涉及政治、军事等敏感题材项目需经主管部门书面确认。新规首次将备案审核重心前置至剧本规划阶段,强化“源头治理”理念,通过省级初核、总局备案公示、完整剧本协审三级审核机制,形成覆盖全流程的备案管理体系。
二、内容审核标准细化
依据《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及后续补充规定,审核标准呈现三个新特征:
- 分级分类管理:建立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差异化审核机制
- 意识形态审查:明确12类禁止性内容,包括损害国家形象、历史虚无主义等表述
- 技术赋能审核:贵州、湖南等地建立专家库,实施“三审三校”制度
三、标准化管理体系升级
2023年修订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标准化管理办法》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标准:
- 基础通用标准:统一术语定义与接口规范
- 节目制播标准:明确4K/8K超高清技术指标
- 网络传输标准:规定5G环境下传输协议
四、创作引导与质量提升
新规通过“双轮驱动”策略激发创作活力:一方面要求各省制定《网络视听重点选题工作通知》,形成“规划-创作-储备”动态选题库;另一方面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主题活动,贵州、湖南等地通过剧本征集、展播评优等方式培育优质内容。同时延续“注水剧”治理要求,严控剧集篇幅与内容注水现象。
五、典型案例分析
贵州省创新实践具有示范意义:通过联合文旅部门开展主题创作活动,2024年征集网络视听作品751件,其中《有朋自远方来》等作品实现国际传播;湖南省建立题材规划立项汇报会制度,2023年审核23个重点项目,否决3个存在导向风险的选题。这些实践为新规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式。
广电总局通过备案流程再造、审核标准细化、技术规范升级等组合拳,构建起网络视听内容治理新体系。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重点平台内容合规率提升至98.7%,微短剧备案量同比增长43%。未来需持续完善标准化建设与动态评估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