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导向规范化:价值观与审美双重要求
广电总局新规明确要求网络视听内容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根据《网络微短剧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创作需避免低俗、暴力等不良元素,强调“爽”而有度的叙事逻辑,要求作品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传递正向价值观。新规首次将“审美趣向”与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并列提出,对古装剧、甜宠类微短剧的服化道及情感表达提出更高艺术标准。
审核机制升级:全周期动态监管体系
新规构建了覆盖创作全流程的监管框架,具体包括:
- 事前备案:微短剧需提交完整剧本与分集大纲,重点审核历史题材、涉案类作品
- 事中审查:建立AI辅助的实时监测系统,对已上线内容进行动态筛查
- 事后追责:违规作品实行平台与制作方双重追责机制,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
微短剧专项治理:内容质量与行业秩序重塑
针对微短剧领域存在的“三俗”问题,广电总局启动专项整治行动:
- 清理违规小程序:下架未备案的微短剧传播平台
- 建立创作白名单:2024年第四季度16部优秀作品获官方推介
- 限定创作周期:单部微短剧制作周期不得短于30天,遏制粗制滥造现象
版权保护强化:创作生态规范化
新规对二次创作划出明确红线:
- 禁止未经授权的影视剪辑、配音及拼接创作
- 建立片花审核制度,预告片需与正片同步送审
- 平台需建立版权方投诉24小时响应机制
创作生态重构: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规实施将带来行业结构性调整,头部平台需投入更多资源完善审核团队,中小制作机构面临转型压力。但规范化也催生新机遇:2024年优秀微短剧单部投资回报率提升35%,历史正剧、现实题材成为新增长点。创作机构可通过参与总局推优计划获取流量扶持,形成“优质内容-政策激励-商业回报”的正向循环。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