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传承类节目持续领跑
2024年文化类节目收视份额占比达41%,前三季度累计观众规模突破62.8亿户次,成为拉动电视大屏观众回流的核心力量。这类节目通过文物活化、诗词创新演绎等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如《典籍里的中国》等IP已形成全年不间断的国潮矩阵。
- 考古探秘类:融合X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 非遗焕新类: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跨界碰撞
- 城市文旅类:AI生成古今对比视觉奇观
二、台网联动综艺成新增长点
广电总局《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的意见》明确支持多平台协同创作,2025年涌现出三类典型模式:
- 卫视与视频网站联合开发的「先网后台」真人秀
- 短视频平台原创内容反向输出电视大屏的「微综剧场」
- 运用云直播技术的跨屏互动综艺,实现实时投票影响节目进程
此类节目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建立精准的内容推送机制,推动产业从融合化向智能化升级。
三、新主流电视剧加速崛起
在政策引导下,兼具主旋律价值与市场吸引力的剧集呈现三大特征:
- 年轻化叙事:聚焦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如《恰同学少年》系列新作
- 类型化创新:将脱贫攻坚等题材与悬疑、职场元素结合
- 技术赋能:运用虚拟拍摄技术还原重大历史场景
此类作品通过台网同步播出模式,实现收视率与网络热度双突破,2025年多星联播剧集占比提升至35%。
四、垂直分众化内容全面开花
节目制作呈现「大屏做广度,小屏挖深度」的格局分化:
- 银发群体:养生知识竞答类节目收视增长120%
- Z世代:虚拟偶像团综点播量突破50亿次
- 高知群体:人文社科类微纪录片成知识付费新宠
此类内容通过AI剪辑系统实现「一源多用」生产,同一素材可自动生成15秒-45分钟的多版本内容。
在广电新规推动下,节目创新呈现「技术赋能传承,分众驱动创新」的总体趋势。文化类节目通过现代科技重构传统IP价值,台网联动模式打破媒介边界,垂直内容则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触达。未来节目竞争将更注重内容品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