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规下哪些敏感表达需警惕?

本文系统梳理广电新规中涉及网络用语、广告宣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敏感表达限制,包含禁用词分类说明、典型案例及合规建议,为内容创作者提供风险规避指南。

一、网络语言及变体成语禁用

根据广电新规,广播电视节目及广告禁止使用网络生造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和篡改成语的变体表述(如“晋善晋美”“咳不容缓”)。此类表达需还原为标准成语或规范用语,避免误导受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广告宣传类违禁词

广告内容中需严格规避以下表述:

  • 绝对化用语:如“最佳”“第一品牌”“国家级新药”等
  • 虚假承诺:包括“无效退款”“100%有效”“随时涨价”等未经核实的表述
  • 未验证功效:化妆品领域禁用“纯天然”“换肤”,普通商品不得使用“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医疗术语

三、医疗健康类误导表述

医药报道禁止使用“根治”“安全无副作用”“药到病除”等承诺性用语,药品广告不得暗示“保险公司承保”“最新技术”等未经权威认证的内容。

四、文艺界称谓规范

对演艺人员的报道需避免使用“影帝”“天王”等非官方称号,建议采用“著名演员”“文艺界人士”等中性表述。

五、低俗敏感内容限制

节目内容需杜绝以下类型表述:

  1. 涉及色情暗示的词汇,如“性感”“暴露”
  2. 包含脏话缩略语,例如“TMD”“NB”等网络黑话
  3. 封建迷信内容,如“招财进宝”“化解小人”

广电新规通过明确禁用词范围强化了内容审核标准,创作者需建立敏感词筛查机制,在文案策划阶段即规避风险表述,同时关注行业动态以应对政策更新。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4830.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