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背景的敏感性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格局成为影视创作的高风险领域。部分作品过度美化军阀混战、租界文化和权贵阶层,可能引发历史虚无主义争议。广电总局要求创作必须符合唯物史观,禁止将民族征伐演绎为国与国战争,防止解构主流历史叙事。
二、内容导向的修正需求
近年民国题材作品呈现三大突出问题:
- 过度渲染豪门恩怨,宣扬攀附权贵的婚恋观
- 用写实手法包装荒诞情节,缺乏价值关怀
- 服化道设计存在民族符号误用风险
新规明确要求剧名和内容须传递主流价值观,禁用「霸总」「复仇」等关键词,强调文化作品的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三、市场乱象的整治压力
微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带来监管挑战:
- 2024年备案微短剧超2万部,民国题材占比达37%
- 部分制作方通过平台报备漏洞规避重大题材审查
- 投流方利用算法推送低俗化内容
新规建立三级审核体系,30万以上投资剧目需总局复核,从源头遏制违规创作。
四、审核机制的全面升级
广电总局从三个维度强化审核:
维度 | 具体要求 |
---|---|
创作红线 | 禁止灵魂转世、巫术占卜等迷信内容 |
审查流程 | 剧本双审制+成片专家协审 |
播出管理 | 未标注许可证号禁止首屏推荐 |
该体系推动民国题材从猎奇化创作转向《觉醒年代》等精品化路线。
聚焦民国题材审核,本质上是通过规范创作边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从分级审核到内容价值观把控,新规既遏制历史虚无主义风险,也为优质内容留出创新空间。随着《人生之路》等现实题材的成功示范,民国叙事正在回归文化承载的本质功能。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4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