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芯能否打破国外芯片技术垄断?

广电芯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已实现5G射频芯片等领域的国产替代。通过产业链协同和架构创新,有望在2028年实现通信芯片市场50%的进口替代率,但高端制程设备依赖仍是主要挑战。

技术突破现状

广电芯在射频前端、基带芯片等细分领域已实现28nm工艺量产,其5G通信模块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毫米波射频芯片领域,通过联合中电科等科研院所,成功开发出支持NSA/SA双模组网的核心组件。在测试验证环节,已部署国产EDA工具链完成全流程验证,测试覆盖率提升至98.5%。

广电芯能否打破国外芯片技术垄断?

政策支持体系

  •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定向注资超50亿元
  • 享受研发费用175%加计扣除税收优惠
  • 纳入新基建政府采购目录

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广电芯获得国家级实验室共建资质,在先进封装、异构集成等方向形成专利池,累计申请核心专利832件。

产业链协同效应

表1: 产业链合作矩阵
合作方 合作内容
中芯国际 联合开发特色工艺
华为海思 系统级验证平台
清华大学 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组建5G产业创新联盟,实现EDA工具、IP核、代工制造的深度协同。在车规级芯片领域,与比亚迪建立联合实验室,完成AEC-Q100认证体系对接。

市场替代挑战

  1. 高端模拟芯片仍依赖进口
  2. 先进制程设备存在代差
  3. 生态系统构建周期较长

在7nm以下先进制程领域,关键设备如EUV光刻机仍受出口管制,导致高端GPU芯片良率较国际领先水平低12-15个百分点。

未来突破路径

实施”架构创新+工艺优化”双轮驱动战略,重点突破chiplet异构集成技术。在政府引导基金支持下,计划三年内建成自主可控的FD-SOI生态链,实现汽车电子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60%。

广电芯通过政策赋能和技术攻坚,已在特定领域形成局部突破优势。但要实现全面替代,仍需在产业链协同、人才储备、生态构建等方面持续投入,预计在2028年前后有望在通信芯片市场实现进口替代率突破50%。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63050.html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