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电政策重塑内容供给边界
通过内容审核白名单制度,广电总局对涉及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节目实施播出限制。例如针对犯罪细节展现过度的影视剧,要求制作方进行镜头删减或增加警示标识,有效降低青少年模仿风险。政策还推动建立优质内容推荐池,引导媒体平台优先推送科普、教育类节目,形成正向价值引导。
二、分级制度构建年龄防火墙
广电政策要求媒体平台实施内容分级管理,包括:
- 设立青少年专属内容池,过滤不适合未成年观看的影视作品
- 在节目片头增加分级标识,如PG-13(13岁以下需家长陪同)
- 建立家长控制模块,提供时段锁与内容屏蔽功能
三、播出时段限制接触时间
政策规定黄金时段禁止播放容易引发沉迷的娱乐节目,如21:30后限制游戏直播类内容播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
- 每日22:00-06:00关闭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外的推送功能
- 课业时间段屏蔽教育类App的娱乐资讯推送
四、协同治理拓展监管维度
构建政府-平台-家庭三级防护体系,其中:
主体 | 职责 |
---|---|
广电部门 | 制定内容安全标准 |
媒体平台 | 开发防沉迷系统 |
学校家庭 | 培养媒介使用素养 |
五、技术赋能精准识别体系
采用AI内容识别系统实时监测敏感信息,包括:
- 画面特征识别:自动标记暴力血腥场景
- 语音文本分析:过滤不良价值导向台词
- 行为模式检测:预警过度使用行为
广电政策通过内容供给侧改革、接触时段管控、技术监管创新三维发力,既为青少年划定了媒体接触的安全边界,又保留了适度的探索空间。未来需持续优化分级标准,强化家庭监护功能,构建动态调整的媒体接触管理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6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