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部新规发布,网络综艺将面临哪些调整?

广电总局发布网络综艺新规,通过分级审核、题材限制、价值导向优化等举措推动行业转型。新规要求强化备案制度、控制明星薪酬占比、增加正能量内容,并建立社会效益评估机制,标志着网络视听内容进入精细化监管阶段。

一、内容审核机制全面升级

广电总局明确要求网络综艺实行“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对重点节目、普通节目和其他节目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综艺需经省级以上广电部门审核,普通节目由播出平台自审自播,但所有节目必须完成备案登记并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方可上线。审核标准新增对“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的专项审查,涉及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类节目将面临更严格限制。

二、题材与形式规范化调整

新规对以下类型综艺提出明确限制:

  • 偶像养成类节目需重新提交创作方案,且每年播出数量不得超过平台节目总量的15%
  • 涉及历史人物或名著改编的综艺,需由专业机构进行史实核验
  • 婚恋观察类节目禁止刻意制造冲突、放大负面婚恋观

三、价值导向与创作方向优化

广电总局要求综艺节目必须强化价值引领,具体表现为:

  1. 每季节目需包含至少30%的传统文化、科技科普或公益类内容
  2. 明星嘉宾片酬占比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40%
  3. 建立“正能量内容加分”机制,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节目给予推荐资源倾斜
2025年网络综艺整改重点指标
类别 整改要求 执行期限
内容审核 100%备案审查 2025年6月前
明星薪酬 占比≤40% 2025年12月前
正能量内容 ≥30%节目时长 持续执行

四、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再平衡

新规强调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要求平台建立“社会效益评估一票否决制”。涉及以下情形的节目将直接下架:过度渲染贫富差距、传播畸形审美观、诱导非理性消费等。同时规定会员付费节目需设置单集价格上限,并强制公示收费明细。

五、备案与许可制度强化执行

自2025年6月1日起,所有网络综艺须完成“双备案”:制作前提交选题规划备案,成片后提交内容终审备案。未通过备案的节目不仅禁止播出,相关平台还将面临最高年营收5%的罚款。广电总局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网络视听节目备案数据库,实现跨平台违规内容追溯。

结论:此次广电新规通过建立分级审核、强化备案制度、细化内容标准三大抓手,推动网络综艺从“流量至上”向“质量优先”转型。平台需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方能在新监管框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69545.html

(0)
上一篇 16小时前
下一篇 16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