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重拳整治饭圈,乱象能否彻底终结?

本文系统分析广电总局整治饭圈乱象的政策演进与实施成效,揭示资本操控与青少年价值观扭曲的双重治理难题,展望区块链存证与信用评估体系等新型治理路径,指出建立长效机制仍需法治与文化协同推进。

整治背景与政策框架

2025年中央网信办发布十项整治措施,重点包括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控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消费、优化作品排行规则等核心条款。这标志着自2021年广电总局明确抵制违法失德艺人、禁止偶像养成类节目后,治理体系实现从行业规范到平台监管的全面升级。

广电重拳整治饭圈,乱象能否彻底终结?

主要整治措施清单
  • 解散打投应援群组,关闭集资控评版块
  • 演艺人员选用实施政治素养与社会评价双审核
  • 网络综艺全面取消”花钱买投票”功能

治理难点深度剖析

资本操控形成的灰色产业链仍是最大顽疾。数据显示,部分经纪公司通过海外服务器维持数据造假,利用虚拟货币规避资金监管。青少年群体中盛行的”为爱发电”心理,使得未成年人改用家长账户进行隐蔽式应援消费。

网络空间的跨平台传播特性,导致封禁账号后往往出现”账号矩阵”式复活。某流量明星后援会曾在三个小时内完成200个备用账号的部署。

阶段性成效评估

专项整治后,微博明星势力榜等38个头部榜单永久关闭,涉及1.2万个违规群组被解散。2025年第一季度未成年人网络应援消费金额同比下降67%,但仍有15%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会通过代购平台继续支持偶像。

治理成效数据对比
  • 热搜榜娱乐话题占比:32% → 18%
  • 艺人偷税案件数量:同比下降41%
  • 网络暴力投诉量:环比下降29%

未来治理路径展望

建立文娱行业信用评估体系成为新方向,拟将艺人及其经纪公司的网络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技术层面,区块链存证和AI内容审核正在测试中,用于追踪资金流向和识别变异应援话术。

专家建议强化平台连带责任,对纵容饭圈乱象的运营方实施”流水冻结”等硬性惩戒措施。同时需警惕整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动式治理”问题,避免乱象反弹。

饭圈乱象治理已从应急式整顿转向长效机制建设,但资本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纠偏仍需长期努力。2025年新规将明星工作室纳入税务稽查重点,配合网信办实时追踪应援资金池,标志着治理进入精准施策新阶段。最终成效取决于法治手段与文化引导的协同推进,以及社会各方对健康文娱生态的共识凝聚。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69899.html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