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自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以来,“限籍令”成为规范娱乐圈的重要政策工具。该政策明确要求限制外国籍主创及出镜人员在国产影视综艺中的参与比例,旨在遏制外籍艺人“国内赚钱、国外消费”现象,强化文化传播的导向性。2025年最新修订的《境外人员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执行标准,将适用范围从网络综艺扩展至全媒体平台。
外籍艺人参演门槛升级细则
现行政策对外籍艺人的参演限制包括:
- 主持人禁止条款:广播电视机构原则上不得聘用外籍人员担任主持人,特殊合作项目需向总局专项备案;
- 主创比例限制:单部影视剧中外国籍主创不得超过同类别人员总数20%,且编剧、导演不得同时由外籍人员担任;
- 劣迹艺人联动惩戒:存在违法失德行为的外籍艺人将被永久禁止参与节目制作。
典型艺人案例与行业影响
政策实施后,刘亦菲因美国国籍被取消2024年金鹰奖参赛资格,其参演的《玫瑰的故事》需调整主创团队以满足20%的外籍比例上限。据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外籍艺人参与的影视项目数量同比下降43%,其中受影响较大的包括:
- 新加坡籍演员巩俐主演的电影项目因主创超比暂停立项;
- 加拿大籍导演参与的综艺节目需重新调整制作团队;
- 美籍华裔演员参演的12部网剧因未及时备案被平台下架。
行业反应与未来展望
行业内部形成两种主要声音:一方面,制片方通过建立“国籍审查数据库”提高选角效率,头部平台已实现外籍艺人参演流程自动化审批;跨国合拍项目转向港澳台地区寻求制作资源,2025年第一季度港澳台合作项目数量同比增加27%。金星等业内人士指出,政策推动行业回归“以作品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本质,但需警惕“一刀切”对艺术创作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限籍令”的持续深化标志着中国文娱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通过建立主创比例控制、劣迹联动惩戒和分级备案制度,政策既维护了文化主权,也为本土人才成长创造空间。未来需在监管框架下探索更灵活的国际合作模式,平衡文化安全与艺术创新。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7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