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宽带边缘计算如何助力实现低时延应用?

本文解析联通宽带通过部署多级边缘计算节点、优化网络架构和智能调度算法,将端到端时延降低至10ms以下,支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场景,构建数字化转型核心基础设施。

边缘计算核心价值

联通宽带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将算力下沉至城域网层面,有效缩短数据传输距离。相较于传统云计算模式,端到端时延可降低至10ms以内,满足工业控制、云游戏等实时性要求。

网络架构优化

采用三级计算节点架构:

  • 区域级中心节点(100ms时延圈)
  • 城市级边缘节点(20ms时延圈)
  • 接入级微节点(5ms时延圈)

智能流量调度系统可根据应用需求自动选择最优计算节点。

典型应用场景

  1. 智能制造实时质检
  2. AR/VR全景直播
  3. 自动驾驶路侧协同
  4. 远程医疗手术指导

性能对比数据

时延对比(单位:ms)
场景 传统云 边缘计算
视频渲染 85 12
工业控制 120 8

部署实践路径

联通已在全国部署200+边缘计算节点,通过SDN/NFV技术实现:

  • 计算资源弹性扩展
  • 5G MEC融合接入
  • 安全隔离保障

通过边缘节点部署、智能调度算法和网络架构创新,联通宽带构建了完整的低时延服务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推动实时交互应用进入新阶段。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77288.html

(0)
上一篇 9小时前
下一篇 9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