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电如何突破媒体融合瓶颈实现创新发展?

成都广电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智慧媒体生态,以看度新闻为核心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重构组织架构提升生产效率,延伸“媒体+服务”产业链,形成可复制的媒体融合“成都模式”。

一、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广电新标杆

成都广电通过市场化子公司橙视传媒,自主研发AR技术、4DS全感音技术等核心应用,实现内容制作与传播的智能化升级。例如,看度APP引入AR寻宝功能,结合AI技术策划互动活动,提升用户沉浸式体验。成都IPTV平台部署4DS全感音技术,以航天级信号还原技术优化家庭观影体验,突破传统广电单向传播的局限。

  • AR技术:应用于新闻场景,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
  • AI算力:支撑动态漫剧、虚拟人等新形态内容生产
  • 混合云架构:优化视频内容分发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内容生产: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

看度新闻为核心平台,成都广电构建“内容+服务”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原创网剧、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内容形态,实现从“媒体机构”向“内容生态服务商”转型。例如,《共同的建造》系列节目以微观叙事展现“一带一路”建设成果,融合纪录片与融媒体行动,强化传播深度。

该平台还创新推出付费会员体系电商运营模块,突破传统广告收益模式,探索内容变现新路径。数据显示,其用户日均停留时长提升40%,用户粘性显著增强。

三、组织架构:重构融合生态机制

成都广电采取“整体转型、移动优先”策略,打破传统部门壁垒:

  1. 成立新媒体中心,统筹内容生产与数字营销
  2. 建立市场化考核机制,以数据指标倒逼生产力提升
  3. 实施人才双轨制,引进技术研发团队占比达35%

这种组织变革使内容生产周期缩短50%,原创作品在新媒体端的首发率达到90%以上。

四、生态布局:延伸产业链与服务场景

成都广电通过“媒体+政务+服务”模式,拓展智慧城市服务场景:

  •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智慧社区信息平台
  • 搭建文化IP孵化平台,推动《“县”在出发》等县域经济融媒体行动
  • 布局MCN机构,培育垂直领域网红主播矩阵

这种生态化发展使其年营收结构中非广告收入占比从18%提升至42%,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都广电通过技术创新、组织重构与生态延伸,成功突破内容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等融合瓶颈。其以技术驱动内容生产力变革、以市场化机制激活组织效能、以服务化转型拓展产业边界的发展路径,为城市广电媒体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模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78551.html

(0)
上一篇 11小时前
下一篇 11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