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探索

成都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分层培养模式与产教融合机制,构建了涵盖基础技能、专业能力、创新实践的三层次培养体系。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转化教学资源,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实践平台,培养出大批具备5G通信系统设计与芯片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近五年就业率持续保持98%以上。

专业建设背景与定位

成都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78年,作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已形成微波通信、通信终端、云端通信三大特色方向。面向5G通信与网络安全的战略需求,该专业构建了”硬件与软件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突出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架构能力培养,2023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三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实施分层递进式培养方案:

  1. 基础技能层:强化数学建模与信号处理基础,配置FPGA开发等18项专题实验
  2. 专业能力层:通过”项目制学习”培养5G通信系统设计等核心能力
  3. 创新实践层: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毫米波通信等前沿研究

该模式使毕业生在华为5G基站研发等项目中展现突出工程能力,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8%。

科研教学融合路径

学院构建”项目驱动型”教学体系:

  • 纵向科研占比从2021年13%提升至2024年45%
  • 将2400万元部委重点项目转化为6门核心课程案例
  • 建立”工程组师傅制”,由企业工程师全程指导毕设
表1 2021-2024科研教学转化成果
年度 横向项目 课程案例
2021 23项 9个
2024 57项 28个

产教融合实践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实践平台:

  • 校内基地:包含5G通信仿真等12个专项实验室
  • 企业工作站:与华为、中兴共建7个联合创新中心
  • 竞赛平台: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奖数居西部高校前列

通过”思跃班”等特色项目,学生可参与台积电等企业的芯片流片实践,实现学工双能型发展。

培养成果与行业贡献

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 2024年科研经费突破5479万元,承担两项国家部委重点项目
  • 毕业生在华为海思等企业芯片设计岗位占比达32%
  • 制定5G通信安全等3项行业标准,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成都电信工程学院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构建了特色鲜明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其分层培养模式、科研反哺机制及多元实践平台,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了大量具备系统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有效支撑了国家”新基建”战略需求。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78957.html

(0)
上一篇 17小时前
下一篇 17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