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广电如何破解偏远地区信息困局?

本文系统阐述扶贫广电破解偏远地区信息困局的四大路径:通过智慧广电工程实现网络全域覆盖,创新制播分离与本土化内容生产,构建政务-民生-产业协同服务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长效机制。以甘肃省智慧广电固边工程等典型案例,展现基础设施升级与数字化服务的脱贫赋能效应。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网络覆盖与传输能力提升

在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实施的智慧广电固边工程,通过新建150千米骨干光缆和80千米边防营区光缆,首次实现国家广电网络自主传输。该工程采用有线(FTTH接入)、无线(DTMB覆盖)和卫星(新一代高清终端)协同覆盖模式,在6.67万平方千米县域内形成”三位一体”网络结构,解决边境哨所、矿区等区域信号盲区问题。2025年全国广电工作会议数据显示,全国788个县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障特殊群体收视权益,其中青海省率先实现全省特殊群体免费收视覆盖。

扶贫广电如何破解偏远地区信息困局?

二、传播模式创新:内容精准适配与本土化生产

广电扶贫实践中形成两大创新路径:

  • 制播分离改革:将新闻节目以外的内容生产与播出机构分离,引入市场主体提升节目供给质量
  • 本土化内容开发:如《新时代扶贫题材纪录片》通过平民视角展现干群互动场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文化认同

马鬃山镇试点显示,定制化推送的174套节目结合党员远程会议系统,使政策传达效率提升40%。部分边境地区已实现民族语言节目精准投放,破解语言障碍导致的信息接收难题。

三、多元协同服务体系的构建

智慧广电工程形成”三网融合”服务架构:

  1. 政务网:支撑党员教育、应急广播等公共服务
  2. 民生网:集成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民生应用
  3. 产业网:对接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

酒泉市实践表明,该模式使边境牧区家庭宽带渗透率从12%提升至68%,牧民通过电商平台年均增收3200元。安徽省17个县区建立的”文化扶贫驿站”,整合广电服务与技能培训,形成”信息+技能”脱贫组合拳。

四、政策保障与长效机制建设

2025年广电扶贫政策实施情况
地区 财政投入 覆盖率
青海省 2.3亿元 100%
江西省 1.8亿元 65%
甘肃省 3.1亿元 82%

国家广电总局建立”防返贫”机制,要求各地保持既有财政政策延续性,2025年新增80个政策覆盖县。通过建立”网络建设-内容生产-服务运营”全链条考核体系,将用户满意度纳入地方政府扶贫成效评估指标。

破解偏远地区信息困局需构建”硬基建-软服务-活机制”三位一体模式。通过智慧广电工程实现网络全域覆盖,依托内容创新增强文化认同,借助政策保障形成长效机制。未来应着重解决民族地区语言适配、应急广播响应时效等具体问题,确保信息扶贫成效可持续。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81171.html

(0)
上一篇 10小时前
下一篇 10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