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诉集中爆发
2024年四季度以来,望城区多个住宅区用户反映联通网络存在信号盲区,主要表现为室内5G信号频繁回退至4G网络,部分区域甚至完全无服务。投诉案例显示,高层建筑20层以上用户普遍遭遇网络中断,而老旧小区地下停车场成为信号覆盖重灾区。
- 商业综合体:餐饮楼层信号衰减达-110dBm
- 教育园区:高峰期网络延迟超过300ms
- 交通枢纽:5G切换成功率不足85%
技术瓶颈与覆盖缺陷
5G高频段特性导致穿透力不足的问题在望城区尤为突出,3.5GHz频段在混凝土墙体的穿透损耗高达30dB。基站部署数据显示,该区域5G基站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2.3个,低于行业建议的4.5个标准值。
网络优化日志显示,信号干扰问题主要源于:
- 工业区电磁设备干扰
- 居民区私装信号放大器
- 多运营商频率重叠
服务流程争议加剧矛盾
用户维权过程中暴露出服务响应机制缺陷,投诉工单平均处理周期达72小时,超出行业标准值40%。协议纠纷案例显示,23%的用户因电子合同条款不透明导致套餐变更受阻。
运营商应对措施分析
联通近期公布的优化方案包含三阶段实施计划:
- 第一阶段:增建8个微基站(Q2完成)
- 第二阶段:部署载波聚合技术(Q3测试)
- 第三阶段:智能网络切片应用(2026规划)
但用户实测数据显示,已优化区域RSRP值仅提升5dBm,未达到承诺的10dBm改善目标。
技术特性与基建滞后的矛盾、服务流程规范性缺失、用户预期管理失衡三者叠加,导致望城联通陷入信任危机。解决之道需硬件升级与服务革新并重,同时建立透明的用户沟通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8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