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纠纷与虚假宣传成导火索
多名用户反映联通推销人员在签约过程中存在隐瞒真实条款的行为。有消费者在父母被推销人员反复上门劝说后签订协议,事后发现实际协议期从承诺的2年变为3年,月费从109元增至134元。更严重的是,部分用户声称签约时未见到完整电子合同,仅通过推销员手机签字确认,导致后续维权缺乏证据支持。类似情况也出现在2025年辽宁联通的限速投诉事件中,用户发现宽带速率被单方面降低后,企业以”免违约金拆除”为由拒绝退费。
二、安装服务混乱与网络质量问题
用户遭遇的服务问题呈现连锁反应特征:
- 预约安装被无故取消,客服无法提供准确处理流程
- 网络稳定性差,新装宽带次日即出现断连现象
- 老旧通讯杆倒塌等安全隐患处理拖延超半年
技术层面分析显示,20年以上未更新的基础设施导致信号覆盖不足,高峰期网络拥堵问题突出。有用户实测网速仅为承诺速率的30%,但企业以”设备正常”为由推卸责任。
三、客服推诿与售后体系失效
投诉处理机制暴露出系统性缺陷:
- 客服与安装部门责任切割,形成”踢皮球”现象
- 工单响应超48小时成常态,处理结果常自相矛盾
- 工作人员直接告知用户”爱哪告哪告去”
这种服务态度导致大庆某用户关于危险通讯杆移除的诉求拖延近1年未解决,最终需通过媒体曝光才获响应。
四、用户维权困境与解决方案
基于维权成功案例,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 通过APP固定电子合同与扣费证据
- 同步向工信部(48小时响应)和12315投诉
- 集体诉讼应对群体性侵权事件
深圳已有用户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成功获得三倍赔偿,证明法律途径的有效性。
结论:林甸联通宽带服务频遭质疑的核心在于服务链条的全面失守,从营销话术、合同履行到售后响应均存在制度性缺陷。建议用户采取多渠道证据保全与联合维权策略,同时期待监管部门加强运营商服务标准审查。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8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