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整治方向
自2014年起,广电部门持续强化对媒体内容的规范化管理。2025年树勋广电局延续总局政策,重点整治两类问题:一是广告变相植入的节目形态,二是网络黑话对语言文字的侵蚀。这既是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延续执行,也是对新型传播乱象的针对性回应。
二、网络用语叫停的核心原因
- 文化传承保护:成语篡改(如“晋善晋美”)破坏语言严肃性,影响青少年文化认知
- 信息误导风险:网络黑话(如“人艰不拆”)造成跨代际沟通障碍,增加社会误解成本
- 价值导向偏差:低俗化表达削弱媒体公信力,与主流价值观形成冲突
三、典型违规广告案例
- 白酒类节目广告:通过情景剧形式变相宣传产品功效,涉嫌虚假营销
- 美妆保健类广告:使用“特效”“奇效”等禁用词,夸大产品功能
- 网络直播话术:滥用“销量第一”“永久有效”等绝对化表述
四、法律依据与执行规范
依据《广告法》第9条,禁用绝对化用语和医疗暗示词汇;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5条,要求广告与节目内容明确区隔。2025年专项行动建立三级审查机制:节目制作前备案审查、播出时AI实时监测、违规后跨平台联合惩戒。
五、社会反响与长效管理
数据显示整治后消费者投诉量下降42%,但网络平台隐性违规仍存挑战。广电部门计划推出动态负面清单机制,每季度更新禁用词库,同时开通公众举报通道,形成政府监管与全民监督的立体治理体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8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