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布局: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江苏广电通过“移动优先、云网协同”战略,建成覆盖电视、广播、新媒体终端的融合传播体系。重点推进荔枝新闻、我苏网等平台建设,实现新闻生产“一次采集、多元分发”。在省级媒体中率先搭建4K超高清制播系统,同步布局短视频工场和MCN机构。
- 建成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
- 日活用户突破3000万的新媒体矩阵
- 跨屏互动节目占比提升至65%
技术赋能:5G+AI重塑内容生产
依托南京紫金山实验室技术优势,江苏广电将智能技术深度植入采编流程。AI主播系统实现重大新闻30秒自动生成,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应用于《非遗焕新》等文化类节目。在技术应用层面形成三大突破:
- 智能媒资管理系统实现内容检索效率提升400%
- 区块链技术保障版权交易透明化
- 8K+VR直播技术落地大运河文化带报道
内容生态:深耕本土文化IP
围绕江南文化、长江经济带等主题,推出《行走大运河》《中国地名大会》等文化精品。通过“内容+电商”模式,将昆曲、云锦等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藏品,单季度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建立内容创新实验室,重点孵化三类项目:
- 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
- 地域文化国际化传播
- 青年文化圈层化运营
跨界合作:构建媒体融合新范式
与华为共建智慧广电联合创新中心,在苏州开展5G广播试验。联合高校成立媒体融合研究院,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重点推进的三大合作工程包括:
- 长三角媒体云资源共享计划
- 文化大数据国家实验室江苏基地
- 国际传播内容联合制作体
案例成果:爆款节目背后的创新逻辑
《最强大脑》系列通过AI算法优化选手匹配机制,收视率稳居同时段前三。《似是故人来》采用XR技术复原文物场景,带动相关博物馆客流增长120%。在运营模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 从单向传播到社交裂变
- 从广告营收到生态变现
- 从内容生产到标准输出
未来展望:智慧广电新蓝图
规划建设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江苏样板,重点推进元宇宙演播厅、智能推荐引擎等项目。到2025年,力争实现内容生产智能化率80%、融合业务收入占比60%的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体。
结论:江苏广电通过技术创新与内容升级的双轮驱动,构建起“科技+文化+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这种以媒体融合赋能文化传播的实践,不仅重塑了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更为区域文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9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