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编号概述
移动宽带基站编号是由运营商按照工信部规范生成的唯一标识码,通常包含15-18位字符,用于设备管理和网络维护。编号系统需确保全国范围内无重复且具备可追溯性。
编号核心结构
标准基站编号由以下四个模块构成:
- 运营商代码(2位数字)
- 省级行政区划码(4位数字)
- 基站类型标识(1位字母)
- 序列号(8-11位混合编码)
生成规则详解
编号生成遵循三级校验机制:
- 行政区划码参照GB/T 2260标准
- 类型标识符区分宏站(M)、微站(S)、室分(I)
- 序列号包含建设年份末两位与随机校验码
阶段 | 操作 |
---|---|
1 | 获取地理编码 |
2 | 生成设备指纹 |
3 | 附加时间戳 |
编码示例分析
以编号”86-3101-M-2215A3F”为例:
- 86:国际电信代码
- 3101:上海行政区代码
- M:宏基站标识
- 2215A3F:2022年部署的第15个基站
区域代码对照
主要城市区域代码片段:
- 北京市:1100
- 广州市:4401
- 成都市:5101
基站编号系统通过结构化编码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其规则设计需平衡可读性与扩展性。随着5G网络演进,编号体系正在引入IPv6地址映射等新特征。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19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