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广电如何借力南海文化打造视听新标杆?

海南广电通过挖掘南海文化基因、科技创新表达及构建全媒体矩阵,打造出《南海谣》系列短视频、XR渔村体验等标杆项目,形成“文化+科技+传播”融合模式,助推自贸港文化软实力提升。

一、深挖南海文化基因,构建视听内容新体系

海南广电依托南海文化资源库,系统梳理渔歌文化、海洋民俗、非遗技艺等特色元素,形成“内容IP+视听产品”双轮驱动模式。例如将临高“哩哩美”渔歌改编为音乐纪录片,通过渔民原生态演唱与海洋生态影像融合,展现南海文化生命力。同时联合崖州民歌传承人创作《南海谣》系列短视频,以年轻化表达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二、科技赋能文化表达,创新视听传播形态

通过XR、AR等前沿技术重构文化场景:

  • 打造虚拟渔村场景,用户可穿戴设备体验疍家生活
  • 开发《南海丝路》4K互动纪录片,实现历史事件沉浸式还原
  • 运用AI修复技术数字化保存黎锦织造等濒危技艺

2025年海南春晚通过虚实融合技术,使崖州古城与现代化自贸港同屏呈现,相关话题传播量突破10亿+。

三、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强化国际传播效能

建立“南海文化季”品牌矩阵:

  1. 《南海直播间》推出多语种版本,覆盖RCEP国家
  2. 与东南亚媒体合拍《共同的渔场》纪录片
  3. 开发“数字海丝”文化贸易平台,推动黎锦、贝雕等非遗产品跨境传播

通过59国免签政策引进国际制作团队,实现“海南故事、国际表达”。

四、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展产业融合路径

形成“广电+文旅+科技”产业生态:

领域 项目 成效
文旅融合 《两环!带你游海南》节目 带动环岛旅游公路客流量增长40%
数字文创 南海文化数字藏品平台 发行黎族纹样NFT超10万件
2025年海南广电产业融合重点项目

同步推进市县融媒体中心与“8590”青年干部宣讲团的协同创作,形成“省-市-村”三级内容生产网络。

海南广电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技术创新应用、国际传播升级三大战略,将南海文化转化为视听生产核心要素。这种“文化+科技+传播”的深度融合模式,不仅提升了《海南新闻联播》等传统栏目的影响力,更培育出数字文创、沉浸式文旅等新业态,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文化动能。未来需持续完善全媒体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与国际传播机构的合作,真正将南海文化打造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视听符号。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05324.html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5小时前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