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旧广电大楼的拆除背景与争议
随着漳浦城市更新进程的推进,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广电大楼已纳入旧城改造范围。该建筑曾作为县广播电视中心,承载着城市文化传播功能,其标志性塔楼结构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拆除决策引发市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平衡的讨论,部分群体呼吁保留建筑立面或设立纪念装置。
旧址改造规划方向与功能定位
根据漳浦旧城改造经验,广电地块可能遵循以下更新路径:
- 文化创意综合体:参照府前唐街模式,整合文创市集、数字媒体中心等业态
- 立体公共空间:利用地形高差打造屋顶花园与下沉广场,衔接鹿溪生态廊道
- 智慧社区枢纽:嵌入便民服务中心与5G基站,延续公共服务属性
历史文脉与现代空间的融合策略
规划团队提出“记忆再生”理念,拟保留广电大楼基座石材用于景观铺装,通过AR技术还原历史影像。建筑轮廓将以光影装置重现,塔楼尖顶造型将转化为景观雕塑,与改造后的绥东溪滨水带形成时空对话。
公众期待与未来城市图景
在市民问卷调查中,78%受访者希望新空间包含以下要素:
- 24小时开放的露天剧场
- 地方广电发展史展廊
- 青少年科技体验馆
模块 | 占比 |
---|---|
文化展示 | 35% |
商业服务 | 25% |
公共活动 | 40% |
结论:广电地块改造将延续漳浦“有机更新”理念,在保留城市记忆的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科技温度的新型公共空间。项目预计2026年启动,成为连接老城生活圈与鹿溪生态带的重要节点。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9m8m.com/1214559.html